推動永續發展執行情形

永續發展委員會

本公司自113年8月起組成永續發展委員會,依本公司「永續發展委員會組織規程」辦理,本委員會應善盡善良管理人之責,忠實履行下列職權,並對董事會負責,其職責應包含下列事項:
1.永續發展政策之訂定。
2.永續發展年度計畫及策略方向之訂定。
3.永續發展執行情形與成效之追蹤與檢視,並向董事會報告。
4.其他經董事會決議指示本委員會辦理之事項。

本公司永續發展委員會運作情形資訊:
1.本公司永續發展委員會共三人朱念慈、李建輝及許銘華(永續長)
2.本屆委員任期:自民國2024年8月7日至2027年05月23日止(同本屆董事會任期截止日)。

推動永續發展執行情形及與上市上櫃公司永續發展實務守則差異情形及原因
推動項目 執行情形(註1) 與上市上櫃公司永續發展實務守則差異情形及原因
摘要說明
一、公司是否建立推動永續發展之治理架構,且設置推動永續發展專(兼)職單位,並由董事會授權高階管理階層處理,及董事會督導情形? V 1. 本公司於董事會下設有永續發展委員會
2. 本公司由管理處及財務處分派人員兼職負責推動永續發展相關事宜,並不定期向董事會報告。
符合「上市上櫃企業社會責任守則」,並無差異
二、公司是否依重大性原則,進行與公司營運相關之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議題之風險評估,並訂定相關風險管理政策或策略?(註2) V 本公司轉投資之大陸子公司定期針對危化品及相關廢棄物存量進行檢討,以確保符合相關法規 符合「上市上櫃企業社會責任守則」,並無差異
三、環境議題
(一)公司是否依其產業特性建立合適之環境管理制度?
V 本公司在台灣並無生產製造中心,但於中國之子公司執行狀況如下:
1. 依據環保法令設立空氣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及廢棄物清除設有專責部門及人員處理相關事務。
2. 本公司為專業FCCL材料製造商,創立以來,致力於產品環境之提升,以求公司永續經營,並先後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及QC080000(有害物質過程管理體系)之認證。對於公司營運活動中有關環境、環保、員工安全、顧客及供應商等方面的風險,均能有效掌控並及時因應。
符合「上市上櫃企業社會責任守則」,並無差異
(二)公司是否致力於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及使用對環境負荷衝擊低之再生物料? V 本公司致力於綠色環保之無鹵無磷材料之產品研究。 符合「上市上櫃企業社會責任守則」,並無差異
(三)公司是否評估氣候變遷對企業現在及未來的潛在風險與機會,並採取相關之因應措施? V 本公司在台灣無生產製造中心,轉投資之大陸子公司執行狀況如下:
本公司為專業FCCL材料製造商,創立以來,致力於產品環境之提升,以求公司永續經營,有制定《風險與機遇管制程式》,以系統化管理方式,掌握各項風險要素,並建立相應應急計畫,確保公司經營策略能有效執行以達成營運目標。並先後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昆山:2021/6/29-2024/7/2,東台:2023/1/6-2026/1/5)及QC080000(有害物質過程管理體系昆山:2022/7/2-2025/7/1,東台:2023/10/25-2026/10/24)之認證。對於公司營運活動中有關環境、環保、員工安全、顧客及供應商等方面的風險,均能有效掌控並及時因應。
1. 空氣污染物處理:將生產中產生的廢氣通過活性碳處置設備、RTO焚燒爐處置設備處置,減少VOCS排放,每年通過協力廠商檢測管控廢氣排放濃度,到達合規排放;通過鍋爐低氮改造減少氮排放;
2. 危險廢物處置:每年通過制定管理目標管控危廢產出數量;每年委託經環保局認可的合規協力廠商處置公司進行合規處置
(四)公司是否統計過去兩年溫室氣體排放量、用水量及廢棄物總重量,並制定溫室氣體減量、減少用水或其他廢棄物管理之政策? V 本公司轉投資之大陸子公司設有「節能減排小組」定期統計用水量及廢棄物總重量,並每年制定相關節約目標,其執行狀況如下:
1. 公司減排減廢小組年度目標如下:
(1) 廢氣排放目標:
(a) 排放值符合中國江蘇省《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
(b) 管理方案如下:
i. 每年排汙許可證年檢通過
ii. 依法設置污染物排放口
iii. 避免物料漏泄或對漏泄物料有效收集處理
iv. 各部門對所屬生產及環保設備、管道進行日常維護、維修,記錄留檔備查
v. 新增RTO可燃氣體監測報警系統,對產生的廢氣濃度進行有效監測
(2) 廢水排放目標:
(a) PH值6-9
(b) 懸浮物 400mg/L
(c) BOD5 300mg/L
(d) COD 500mg/L
(e) 動植物油類100mg/L
(f) 氨氮45mg/L
(g) 總磷8mg/L
(h) 總氮70mg/L
(3) 雜訊排放目標:
(a) 晝≤65dB
(b) 夜≤55dB
(4) 廢棄物目標:
(a) 根據中國《固廢法》要求,通過《江蘇省危廢管理系統》進行產出廢物分類申報登記重量,平均每月由合規協力廠商處置公司合規處置;
(b) 管理方案如下:
i. 設置危險廢物識別標誌
ii. 按照國家規定申報登記危廢
iii. 對各類固廢分類分區貯存,不將危廢混入非危廢物中貯存、運輸、處置
iv. 各部門對危廢產生貯存情況如實記錄台賬、按規定貯存
v. 按照國家要求填寫轉移聯單
vi. 委託有合規資質的單位處處置危險
vii. 制定危廢意外事故防範措施和應急預案
viii. 制定危險廢物管理計畫
ix. 建立危廢管理責任制度
x. 對公司有關人員進行危廢相關培訓
2. 公司於2023年導入溫室氣體盤查制度,針對2022年溫室氣體排放進行盤查,並依據ISO14064-1:2018標準完成協力廠商機構查證,取得查證證書,相關資料披露如下:
昆山:2022年總溫室氣體排放量為5418.38 t CO2e。
東台:2022年總溫室氣體排放量為2,490.67 t CO2e。
符合「上市上櫃企業社會責任守則」,並無差異
四、社會議題
(一)公司是否依照相關法規及國際人權公約,制定相關之管理政策與程序?
V 1. 本公司依勞動法規之規定保障員工之合法權益,並提例退休金。設立職工褔利委員會,辦理各項福利事項,如員工旅遊、慶生會等。每季定期召開勞資會議,建立雙向溝通管道,瞭解雙方想法以達勞資雙贏局面。
2. 本公司訂有「員工獎懲辦法」及「工作規則」,並明確載明相關獎勵及懲戒制度。
另中國之子公司執行狀況如下:
依據中國勞動法規及參考國際人權公約,訂有「人力資源管制程式」及「員工手冊」,其勞資權利義務符合勞動法規,且尊重國際勞動基準之基本規定,如結社自由與集體談判、禁止強迫勞動、禁止使用童工等.並消除各種就業歧視如性別、性傾向、種族、年齡、婚姻、宗教、黨派等,確定人力資源運用政策有適當之管理。
符合「上市上櫃企業社會責任守則」,並無差異
(二)公司是否訂定及實施合理員工福利措施(包括薪酬、休假及其他福利等),並將經營績效或成果適當反映於員工薪酬? V 1. 員工福利措施、進修及訓練: 本公司員工福利措施計有定期健康檢查、年節禮品、員工旅遊、生日禮金、婚喪喜慶補助、績效獎金、員工酬勞、勞保、健保及團保等,並提供員工參加各類訓練及講習進修機會,藉以提昇員工視野,增進工作效率。公司有依公司章程提撥員工酬勞如有穫利其經營績效及成果反映於員工薪酬其政策發放獎金及員工酬勞。
2. 實現職場多元化與平等:本公司秉持男女平等且同工同酬原則並無因性別有所差異。112年度集團女性員工佔31%,主管級以上女性員工佔37%。
符合「上市上櫃企業社會責任守則」,並無差異
(三)公司是否提供員工安全與健康之工作環境,並對員工定期實施安全與健康教育? V 公司在台灣無生產製造中心,其針對辦公室執行狀況如下:
1. 設有門禁監視系統。
2. 夜間及假日與保全公司簽約維護廠辦安全。
3. 依據法規規定每年委外進行消防檢查。
4. 工作環境各項設備定期維護及檢查。依據勞工安全衛生法之規定辦理員工健康檢查。營業場所依規定全面禁菸,定期進行環境清潔及消毒。
5. 台灣公司112年度無員工職災之件數。
本公司轉投資之大陸子公司執行狀況如下:
1. 建立安全風險管控清單,制定並落實控制措施,包括工程技術措施、管理措施、培訓教育措施、個體防護措施。
2. 每年7月針對職業危害崗位進行員工體檢,昆山與東台廠區已完成職業健康人員體檢項目。
3. 每年8月昆山與東台廠區針對職業病危害崗位進行危害因素年度檢測項目。
4. 子公司112年度無員工職災之件數。
符合「上市上櫃企業社會責任守則」,並無差異
(四)公司是否為員工建立有效之職涯能力發展培訓計畫? V 為配合公司長期發展並提高員工素質,公司定有教育訓練管理辦法,並依各部門專業課程及工作上所需知識之培訓、執照課程。相關課程包含新人引導、核心職能、管理職能及專業職能,透過多元的教育訓練管道,以入職培訓、在崗培訓及各類內外訓的輔助,提升員工學習成效。112年度集團員工教育訓練時數為4,142小時。 符合「上市上櫃企業社會責任守則」,並無差異
(五)針對產品與服務之顧客健康與安全、客戶隱私、行銷及標示等議題,公司是否遵循相關法規及國際準則,並制定相關保護消費者或客戶權益政策及申訴程序? V 本公司致力於無鹵無磷產品研發,以期符合歐盟RoHS之規定及歐盟新化學品政策(REACH)之準則,並搜集國際及主力客戶之環保法規及要求,掌握國際及客戶最新管制趨勢,滿足客戶的需求。另本公司與客戶間保持良好之溝通管道,並對產品與服務提供透明且有效之客訴處理程式,及時與客戶充分溝通、了解客戶的需求,促進與客戶間之互動效果。 符合「上市上櫃企業社會責任守則」,並無差異
(六)公司是否訂定供應商管理政策,要求供應商在環保、職業安全衛生或勞動人權等議題遵循相關規範,及其實施情形? V 本公司訂有相關評估及管理辦法,本公司與供應商建立商業關係前,會先行評估往來對象之合法性、誠信經營政策、以及是否曾有不誠信行為之記錄,並取得供應商對環保、職業安全衛生及勞動人權之配合承諾書。
本公司對於主要供應商進行環保、職業安全衛生或勞動人權等方面的審核評估,並定期進行評核及輔導,以確保供應商符合法規及公司之要求。
符合「上市上櫃企業社會責任守則」,並無差異
五、公司是否參考國際通用之報告書編製準則或指引,編製永續報告書等揭露公司非財務資訊之報告書?前揭報告書是否取得第三方驗證單位之確信或保證意見? V 本公司依規定尚無需編製永續報告書 符合「上市上櫃企業社會責任守則」,並無差異
六、公司如依據「上市上櫃公司永續發展實務守則」定有本身之永續發展守則者,請敘明其運作與所定守則之差異情形:
尚無重大差異
七、其他有助於瞭解推動永續發展執行情形之重要資訊:
本公司致力於綠色環保無鹵低碳材料之研發,目前所有銷售產品均為無鹵材料。

註1:運作情形如勾選「是」,請說明所採行之重要政策、策略、措施及執行情形;運作情形如勾選「否」,請解釋原因並說明未來採行相關政策、策略及措施之計畫。
註2:公司已編製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者,運作情形得註明查閱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方式及索引頁次替代之。
註3:重大性原則係指有關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議題對公司投資人及其他利害關係人產生重大影響者。


氣候相關資訊

(1) 氣候相關資訊執行情形

項目 執行情形
1.  敘明董事會與管理階層對於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之監督及治理。 1. 董事會作為永續發展最高治理單位,設有永續發展委員會,定期審視氣候變遷相關風險與機會。
2.  敘明所辨識之氣候風險與機會如何影響企業之業務、策略及財務(短期、中期、長期)。 2. 公司需要辨識可能面臨的氣候風險,這包括了極端氣候事件對公司業務和資產的影響,如政策變化、技術進步或市場需求變 化對營運的影響。
期間 風險 機會 影響 因應措施
短期 生產中斷 雙基地生產減少單一地區極端氣候對公司影響 造成相關供應鏈和公司營運中斷 管理階層需制訂應對氣候變化的策略,如提升生產流程以減少碳排放;財務面上因氣候風險可能導致資產價值下降、需支付更高的保險費用以覆蓋氣候相關風險。
中期 市場結構和消費行為的改變 開發及推廣綠色產品 非綠色或低碳產品銷售營收下降 公司需對公司業務模式和價值鏈進行審視,並考慮到可能的氣候變遷情況,調整產品以滿足市場需求,投資於研發和創新計劃,開發低碳、可循環再利用的產品或服務 財務面需規劃額外的資本投入等。
長期 減碳政策與法規因應成本 使用再生能源及節能設備,提升能源使用效率 因法規加嚴而產生的額外減碳成本 持續關注國際碳稅及減碳相關法規之趨勢
3.  敘明極端氣候事件及轉型行動對財務之影響。 3. 極端氣候事件,可能對公司營運和財務產生直接和間接的影響。直接影響包括生產中斷、設施損壞、供應鏈中斷等,這些都會導致公司獲利下降。間接影響則包括保險費用上升、資本成本增加、股價下跌等,這些都會對財務狀況產生負面影響。為了對應氣候變遷,公司將進行能源和經濟結構的轉型。這包括投資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發展低碳技術等。這些轉型行動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但同時也帶來了新的商業機會,亦可以通過參與這些型行動,獲得新的收入來源,提高財務績效。
4.  敘明氣候風險之辨識、評估及管理流程如何整合於整體風險管理制度。 4. 氣候風險的辨識、評估及管理流程可以透過以下步驟整合於整體風險管理制度。
         i.  風險辨識:根據公司的業務特性,每年進行氣候風險與機會的風險辨識。
       ii.                風險評估:與風險管理部門共同進行整體風險評估的整合。
     iii.  風險管理:將氣候變遷視為戰略性的商業風險,並將其辨識、衡量與管理流程納入公司整體風險程序。
     iv.  風險報告:使用情境分析評估面對氣候變遷風險之韌性,應說明所使用之情境、參數、假設、分析因子及主要財務影響。
5.  若使用情境分析評估面對氣候變遷風險之韌性,應說明所使用之情境、參數、假設、分析因子及主要財務影響。 5. 本公司尚未使用情境分析評估面對氣候變遷風險之韌性。
6.  若有因應管理氣候相關風險之轉型計畫,說明該計畫內容,及用於辨識及管理實體風險及轉型風險之指標與目標。 6. 本公司目前尚未有明確之因應管理氣候相關風險之轉型計畫。
7.  若使用內部碳定價作為規劃工具,應說明價格制定基礎。 7. 本公司尚未使用內部碳定價作為規劃工具。
8.  若有設定氣候相關目標,應說明所涵蓋之活動、溫室氣體排放範疇、規劃期程,每年達成進度等資訊;若使用碳抵換或再生能源憑證(RECs)以達成相關目標,應說明所抵換之減碳額度來源及數量或再生能源憑證(RECs)數量。 8. 本公司轉投資之大陸子公司設有「節能減排小組」定期統計用水量及廢棄物總重量,並每年制定相關節約目標,相關目標請參閱第47~49頁。
9. 溫室氣體盤查及確信情形與減量目標、策略及具體行動計畫 9. 本公司建立《溫室氣體資訊管制程式》,組建溫室氣體(簡稱“GHG”)盤查專案小組,進行GHG盤查清冊的開發和GHG盤查報告的編制。基於戰略、業務、相關方需求和風險機遇的考慮,按照《經營計畫與目標實現管制程式》設定溫室氣體減排目標,該目標納入工務部日常統計管理。溫室氣體盤查及確信情形請參閱(2)說明。

(2) 最近二年度公司溫室氣體盤查及確信情形
a. 溫室氣體盤查資訊

敘明溫室氣體最近兩年度之排放量(公噸 CO2e)、密集度(公噸 CO2e/百萬元)及資料涵蓋範圍。
溫室氣體最近兩年度之排放量統計
年份 廠區(註) 單位 類別一 類別二 類別三 總計 營業額 排放密集度
(台幣百萬元)
2022年 子公司 公噸CO2e 2,612.31 5,296.74 - 7,909.05 1,647.87 4.79
2023年 子公司 公噸CO2e 2,428.75 6,341.93 336.6 9,107.27 1,548.51 5.88
 註:包含昆山雅森及東台雅森

註 1:直接排放量(範疇一,即直接來自於公司所擁有或控制之排放源)、能源間接排放量(範疇二,即來自於輸入電力、熱或蒸氣而造成間接之溫室氣體排放)及其他間接排放量(範疇三,即由公司活動產生之排放,非屬能 源間接排放,而係來自於其他公司所擁有或控制之排放源)。
註 2:直接排放量及能源間接排放量資料涵蓋範圍,應依本準則第 10 條第 2 項規定之令所定時程辦理,其他間接排放量資訊得自願揭露。
註 3:溫室氣體盤查標準:溫室氣體盤查議定書(Greenhouse Gas Protocol, GHG Protocol)或國際標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發布之 ISO 14064-1。
註 4:溫室氣體排放量之密集度得以每單位產品/服務或營業額計算,惟至少應敘明以營業額(新臺幣百萬元)計算之數據。
b. 溫室氣體確信資訊

敘明截至年報刊印日之最近兩年度確信情形說明,包括確信範圍、確信機構、確信準則及確信意見。
年份 廠區 確信範圍 確信機構 確信準則 確信意見
2022年 昆山 類別一 SGS(通標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ISO 14064-1:2018 通過本報告GHG排放量,可以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類別二 - 類別2外購電力的使用產生的間接排放是間接排放中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
  所以公司可以通過以下途徑採取減排行動:
  - 控制電力的使用效率、節約用電。
東台 類別一 SGS(通標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ISO 14064-1:2018 通過本報告GHG排放量,可以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類別二 - 類別2外購電力的使用產生的間接排放是間接排放中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
  所以公司可以通過以下途徑採取減排行動:
  - 控制電力的使用效率、節約用電。
2023年 昆山 類別一 TUV(萊茵技術監督服務(廣東)有限公司) ISO 14064-1:2018 1.  目前碳排放量影響最大主要來自外購電力和天然氣燃燒,各自占比達到57%和23%,建議對各工廠開展能源審計、能效提升和改造,以降低單位產品能耗。
類別二 2.  目前昆山雅森有採用太陽能光伏,建議推廣分散式太陽能光伏,投資方式可自行投資或通過BOT方式,產生的電力可自己使用、餘量上網。
類別三 3.  目前昆山雅森未採購綠電,建議可進行直購綠電或購買綠證,直購綠電可通過省電力交易中心參與交易,其中江蘇省內綠電直接交易已在常態化開展,綠證可購買中國國內外註冊簽發的,如GEC(中國綠證)、I-Rec(荷蘭註冊機構的國際綠證)等。
2023年 東台 類別一 TUV(萊茵技術監督服務(廣東)有限公司) ISO 14064-1:2018 1.  目前碳排放量影響最大主要來自外購電力和天然氣燃燒,各自占比達到48%和27%,建議對各工廠開展能源審計、能效提升和改造,以降低單位產品用能耗。
類別二 2.  目前東台雅森有採用太陽能光伏,建議推廣分散式太陽能光伏,投資方式可自行投資或通過BOT方式,產生的電力可自己使用、餘量上網。
類別三 3.  目前東台雅森未採購綠電,建議可進行直購綠電或購買綠證,直購綠電可通過省電力交易中心參與交易,其中江蘇省內綠電直接交易已在常態化開展,綠證可購買中國國內外註冊簽發的,如GEC(中國綠證)、I-Rec(荷蘭註冊機構的國際綠證)等。

註 1:應依本準則第 10 條第 2 項規定之令所定時程辦理,若公司未及於年報刊印日取得完整溫室氣體確信意見, 應註明「完整確信資訊將於永續報告書揭露」,若公司未編製永續報告書者,則應註明「完整確信資訊將揭露 於公開資訊觀測站」,並於次一年度年報揭露完整之確信資訊。
註 2:確信機構應符合臺灣證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及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訂定之永續報告書確 信機構相關規定。
註 3:揭露內容可參閱臺灣證券交易所公司治理中心網站最佳實務參考範例。
(3) 溫室氣體減量目標、策略及具體行動計畫

敘明溫室氣體減量基準年及其數據、減量目標、策略及具體行動計畫與減量目標達成情形。
為了回應達成《巴黎協定》將全球增溫控制在2℃以內(挑戰1.5℃)的目標,本公司制訂溫室氣體減排目標如下:
2030年實現碳達峰、2040年實現碳中和及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
為達成減排目標,本公司持續投入各項節能措施,具體如下:
1.亞電集團光伏發電:
專案 公司 光伏用電量(萬kwh) 減碳量(公噸CO2e) 備註
光伏發電 昆山雅森 32.93 187.79 2022.9-2023.12數據
東台雅森 143.02 815.56
註:折算減碳量資料來源:協力廠商核查單位
2. 其他節能專案:
公司 專案 節能效益  
昆山雅森 油改天然氣 2015年將鍋爐燃料由重油改成天然氣,減少廢氣排放及環境污染  
導入蒸汽 2018年能源蒸汽導入,減少電能使用  
冷凝水回收 目前累積9,000噸冷凝水回收利用  
鍋爐低氮改造 2022年-2023年共計減少氮氧化物排放約1噸(0.5噸/年)  
空壓機熱能回收 2023年空壓機熱能回收減少柴油7.89噸, 減排23.6噸CO2e  

註 1:應依本準則第 10 條第 2 項規定之令所定時程辦理。
註 2:基準年應為以合併財務報告邊界完成盤查之年度,例如依本準則第 10 條第 2 項規定之令,資本額 100 億元以 上之公司應於 114 年完成 113 年度合併財務報告之盤查,故基準年為 113 年,倘公司已提前完成合併財務報 告之盤查,得以該較早年度為基準年,另基準年之數據得以單一年度或數年度平均值計算之。
註 3:揭露內容可參閱臺灣證券交易所公司治理中心網站最佳實務參考範例